返回

大明第一臣

首页

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饭的

,偏偏要在山东设立复旦学堂,而且还把规格拉到了这么高的地位,如何不让一些人惶恐不安。

礼部那边,迟迟不愿意答应,似乎也就情有可原了。

只是有些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的,双方一旦开始争斗,只怕连张相都没法全身而退。

不说别的,首先就给张希孟贴了个标签,你是山东人,你要偏向自己的家乡。

好家伙,这个帽子够大了。

如果以出身而论,朱元璋是濠州人,朝中那么多将领都是淮西人,是不是先要在濠州设立个学堂?

这是设立学堂,还是瓜分利益?

又或者说,学堂的背后,就是利益?

宋濂心乱如麻,他一个书生,当真是权衡不出轻重,丝毫没有办法,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坚持下去。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压力还是落在了礼部,张希孟没有收回上书,朱元璋也没改变主意,就连李善长都没有转变态度……在这个大明,能说了算的就这么几个人,跟他们集体对抗,那要多大的胆子才行?

钱用壬只挺了三天,也就坚持不住了,他召集礼部的其他官吏,商量出一个折中办法,递给了朱元璋。

很有趣的是,这一次李善长没有上呈天子,而是让礼部自己去,反正他润了,这事我管不了,你自己想办法吧!

钱用壬只能硬着头皮,怀着必死之心,来见朱元璋。

“陛下,臣等经过商议,觉得山东新进归附,却是需要教化,在山东设立学堂,也确实应该,礼部觉得可以令山东按察使刘伯温主管此事。”

礼部低头了?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低头翻看了一下礼部的计划,就忍不住冷笑起来。

“山东,山东……通篇都是山东!这个复旦学堂,就是属于山东吗?”

“不,不是!复旦学堂自然是大明的。只是设在山东,方便教化当地……”

“不对!”朱元璋厉声道:“复旦,寓意华夏重兴,天下复旦。寓意驱逐胡虏,走出长夜。如此立意的学堂,你们礼部就算作山东一地,你们太狗胆包天了!”

朱元璋勃然大怒,将礼部的方略狠狠摔在地上。

“你现在就回礼部,把所有人叫来,给咱拟定新的方略,再拿不出来,就把脑袋交上来!”

天子暴怒,钱用壬只能抱头鼠窜,狼狈逃走。

事情到了这一步,一直没有动静的山东方面,平章毛贵,提刑按察使刘基,终于联合山东文武官吏,一起上书。

他们在上书当中写的很清楚,将复旦学堂设在曲阜,是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