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铁军

首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反坦克地雷

编第6军知道自己来了又怎么样?

太阳渐渐的更加西斜。

徐州城西北方向五、六十公里处,停着二十几辆半履带式m3步兵战车。十几辆越野车,大约上百名战士正在忙碌着。

这是新编第6军步兵第三师步兵一团的战士们,战士们正在这处小日本战车第一旅团必经道路上埋设地雷。看样子。战士们已经在这里埋设地雷有一段时间了。

一个多小时之前,战士们抵达这里,每一辆车上还带来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战士们抵达这里之后,马上用工兵铲埋设反坦克地雷,每埋设好一枚地雷之后,仔细将一切痕迹消除。即使是仔细观看也很难看出这里埋设了地雷。

为了滞缓小日本战车第一旅团的行程,叶丰派出了一个工兵连的战士们,乘坐装甲车。越野车等抵达这里,在这一带埋设地雷。

反坦克地雷1918年由德国人研制。1916年,坦克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这导致了反坦克地雷的诞生。受坦克威胁最大的德国人在1918年道德将炮弹改装成反坦克地雷。随后又研制了两种制式化的反坦克地雷。用于对付英、法军的坦克,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在后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中被地雷毁伤的坦克占整个毁伤坦克的21%,在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美军被地雷毁伤的坦克都占整个毁伤坦克的70%。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中,敌对双方都是把反坦克地雷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坦克兵器应用于实战。

一般坦克前装甲最厚,侧装甲次之,后部稍薄。顶部和底部最薄。这是经过实战经验,既坦克的正面最易受到攻击。所以前面最厚;然后在设计时遵循‘厚度与受到攻击的概率成正比’这一规律,将最不易受到攻击的底部作的最薄,以求的以最小的重量换取最大的防护力。而反坦克地雷专攻坦克的死穴,一击致命。

反坦克地雷的性价比很高,在“女娲”系统中的兑换价格也非常便宜,叶丰兑换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一共派出了三、四支这样的部队,在小日本的必经之路上埋设地雷。

每一支埋设部队的人数达到上百人,为了埋设这些地雷,叶丰还相应的兑换了几十辆m3半履带式战车,几十辆越野车。

有了这些车辆,埋设地雷的战士们快速机动,迅速抵达指定区域,另外,如果遇到小鬼子的话,战士们也能快速突围,m3半履带式战车的火力可不弱。

像这支部队,仅仅只是其中的一支,这些战士们将熟练的埋设一枚一枚的地雷,在这一带形成数十个小规模的雷场,每一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