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斩草未除根,老夫还踏马能睡得着吗!
朱标和李善长只会怀疑杨少峰的人品。
但是从来不会怀疑杨少峰的能力。
李善长直接笑眯眯的问道:“驸马爷说的靠蒸汽机来解决问题,不知是怎么个解决法?”
杨少峰直接斜眼看向站在李善长身后的一众官老爷们:“蒸汽机这个玩意儿不仅可以用来拉货,同时也能用来拉人。”
有了火车,江南到辽东也不过是短短十来天时间,甚至有可能更短。
当江南与辽东之间的往来不再是拿命去闯,百姓们愿意迁移的机率自然就会变大。
“当然,要让百姓自愿迁移,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路引关防的问题。”
而且路引关防还只是最表层的原因。
说白了,一个官老爷治下的丁口数量多,官老爷的政绩就会比较好看,能搜刮的机会也比较多。
如果放任治下的百姓随意迁移,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官老爷们的政绩,更有可能影响到官老爷们搜刮的机会。
更关键的是,路引关防这个东西还不能彻底取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暂住证。
经常北漂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暂住证在千禧年左右的时候还大行其道,万一被发现没办理暂住证,甚至有可能被抓去筛沙子,通过干活来赚车票,赚够了再把人塞车上送回老家。
为什么会有暂住证这么个玩意儿的出现?
因为彻底的自由流动,会给治安方面带来极大的压力。
而暂住证这玩意儿是怎么慢慢消失的?
因为满大街都是天眼,人像识别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暂住证对人口流动方面的管理作用。
千禧年尚且如此,搁在几百年前的大明朝,敢取消路引关防的后果就是不一定能方便百姓,但是一定会方便强盗、窃贼和拐子。
当然,大明有一类人是不受路引关防限制的。
读书人。
在藩王都不被允许随意离开封地的大明朝,在普通百姓离家百里就必须到官府办理路引的大明朝,秀才、举人、进士们是不受路引关防限制的。
这些读书人不仅可以随处流窜,甚至可以正大光明的佩戴刀剑。
老登基本上把所有他能想到并且能够接受的优待和特权都给了读书人。
一想到大明朝的读书人,杨少峰又忍不住撇了撇嘴。
仗义每多屠狗辈啊
“先把那些自认是大元遗老的都归拢归拢,然后送去辽东吧。”
“再就是那些想要纵情江湖,宁死不食明粟的也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