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进京
如果再过几年,即便驻京办开出的条件这么苛刻,依然不会缺乏愿意发扬风格的人。
可放在眼下,但凡是结了婚有家庭的人,大概率是不会考虑的,甚至唯恐避之不及。
不说虚的,单单在个人得失方面来说,调进驻京办待上几年,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损失来说,真就不容易能够承担的起。
况且这种事情,你说是发扬风格,可实际上压根体现不出来呀。
等到大家的热情都消退之后,自然不缺乏冷静的分析。
两个县的林业局合办一个驻京办,听都不太靠谱。
你别说两个县了,你就是五个县的林业局捆在一块儿,以现在大家的看法,你也不够格折腾出这么大的场面。
于是还没成立的驻京办就成了待遇差,工资低,随时都能黄摊儿的去处。
之前一帮人只恨这单位的编制定的少,生怕自己挤不进去。
现在都盼望着,俩林业局一家出一个人,一正一副两个主任,拎上铺盖卷就去上班得了。
生怕这人员编制定的太多,回头拉不够壮丁,再把自己填里头!
站在张红旗的视角,整个事件反转来的太快,多多少少有那么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可对于普通人而言,心态的变化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说白了还是普通人,缺乏应对变局的能力和底气。
这个时候再说想去驻京办,就没人争没人抢,甚至有一些相关的单位,领导已经在内部开始悄悄的动员……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么一个不太靠谱的驻京办需要调进去多少人。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实在没有人自愿报名的时候,那可不得动员嘛。
说句不中听的话,你但凡说这岗位又艰苦又危险,但是及其重要,还真就不缺踊跃报名的人。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矛盾。
等到最后编制定了下来,一共10个人,清泉县和林凤县家林业局各出5个。
这五个人里头有一个管事儿的,负责管理好自己林业局带出去的人员。
这奇葩的规定一出来,顿时把大家伙最后一丝兴趣打消了。
用某位老同志的话说,这特么的就不是干工作的态度!
可两家林业局也是有苦难言呐,这玩意儿他们自己说了也不算数,毕竟不管什么样的政策,都不可能兼顾到方方面面。
于是就这么的,张红旗和赵铁柱顺利入选,成为了驻京办头两名调进去的职工……
给办手续那大姐,罕见的高效率,生怕这哥俩事到临头再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