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首页

第322章 离别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特大山洪,这条路稳如泰山。”

听到专家的保证,刘清明稍稍放了心。

陈工吸了口烟,继续说:“说起来,你们乡的这批民工,素质是真不错。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一个个都肯吃苦,也肯动脑筋。不像有些地方的,磨洋工,偷奸耍滑。这才多久,他们现在已经能独立干出质量很高的活了。”

刘清明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想听到的。

“陈工,那您看,如果以这批人为班底,搞一个我们乡自己的工程公司,能不能申请到相应的施工资质?”

陈工看了他一眼,笑了:“这些文件,要是民营公司去申请,条条框框多,可能还有点难度。但你们是乡里牵头,搞的是集体企业,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公对公,有什么问题?到时候我帮你们在院里问问,出具一些技术证明,问题不大。”

刘清明秒懂。

人家这是在主动示好,肯帮忙了。

能和省建院这种级别的单位搭上关系,好处可太多了。

这绝对是修这条路带来的巨大附加收益。

“那可太谢谢您了,陈工!这事要是能成,我们云岭乡的乡亲们,可就多了一条吃饭的路子!”

“互惠互利嘛。”陈工笑道。

刘清明像往常一样,在工地上转了一圈。

他看着甘宗亮正带着东山村的村民们在浇筑桥墩的混凝土,指挥得有模有样。

正如陈工所说,这群曾经只会在地里刨食的庄稼汉,现在干起活来越来越熟练,一招一式,已经有了几分老师傅的风范。

甘宗亮本人,更是每天都跟在施工方的项目经理屁股后面,学技术,学管理,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

他在村民中的威望本来就高,这段时间作为刘清明亲自指定的工地负责人,也切实承担起了一个带头人的作用。

这正是刘清明想要看到的结果。

晚饭时间到了,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地上吃饭。

刘清明端着饭盒,坐到甘宗亮身边。

“宗亮,干得不错。”

甘宗亮嘿嘿一笑,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都是乡长您给的机会。”

刘清明把刚才跟陈工的对话,以及自己想成立建筑公司的打算,跟甘宗亮说了一遍。

甘宗亮听得两眼放光,他放下饭盒,激动地说:“乡长,我愿意干!我这辈子,除了打架就是种地,从没想过还能干这么有意义的事。修路,这是给子孙后代积福的大好事!我喜欢干这个!”

刘清明笑道:“光喜欢可不行,得有担当。公司要是成立了,你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