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下第三和第四
也认真起来,今年的“防秋”是他这个新兵部尚书所遇到的第一项重大工作。
如果干不好,就没有以后了,在这方面嘉靖皇帝非常缺乏耐心。
“你确定,酋首俺答的主力仍然会远离西北方向的老巢,跑到东北方向的蓟镇、辽东镇一带入寇?”杨尚书严肃的问道。
白榆简单的答道:“其一,北虏名义上的宗主大汗小王子已经东迁,俺答需要向小王子示威;
其二,俺答的儿子纷纷成年,他需要更多的领地分封,那就不得不远离老巢。”
跟杨博这种聪明人说话不用啰嗦,稍微点几句就明白。
杨博又问:“如果俺答没有如同预料向东,怎么办?”
白榆答道:“近些年有不少汉人逃亡到塞北,可以派一些可靠之人假装逃亡者。
然后让这些人在塞外散布消息说,大明欲与北虏名义宗主小王子和议,共同对付兵强马壮的俺答。
俺答听到这个消息,无论信不信,他都必须要带着兵马到东边转一圈,威慑小王子本部。”
杨博不置可否,最后问:“从大同镇到俺答老巢大板升城的地图,你手里真有?”
白榆回答说:“具体不会那么详细,但一定会精确标明大板升城的位置,以及从大同镇到大板升城的精确路线距离。”
“这就够用了!”杨博毫不犹豫的拍板说,“交换!我同意由锦衣卫官兼职京城巡捕营。”
谈完交易后,杨博试探着说:“你对边情如此熟悉,今年又有可能出胜绩,你有无兴趣趁机前往边镇建功立业?”
白榆淡淡的回答说:“如果用我为将帅,指挥全局,那就可以去。”
杨尚书不禁哑然失笑,“你官阶不过百户,怎么可能为将帅?”
“那就不去了!”白榆毫不犹豫的再次回答说,“最近几个月明里暗里得罪不少人,若只以区区小百户身份去边镇,太容易莫名其妙被搞死,还是在京城相对安全。”
杨尚书:“......”
江湖传言,白百户脑子不太正常,时不时作死,怎么还能如此稳健?
杨尚书承诺说:“无论出谋划策,还是献上地图,亦或提供战车阵法,如果今年真有胜绩,少不了你的参赞之功。”
白榆仿佛十分淡泊名利,拒绝说:“我献策是为了大明社稷和边镇百姓的安危,功劳就不用给我再算了。”
在武职这个赛道发展的太快了,容易造成尾大不掉情况,以后不好转型文官。
所以立功获得升赏已经没必要了,换点实际利益就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