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首页

第522章 我可不是什么好人

王老师跑手续的这段日子,刘浩也没闲着。

这家伙把手头上该交接的东西都交接了个遍。

其他生意或者路子,张红旗和赵铁柱管不着,也没心思管。

他俩在乎的是已经租出去的那四个铺面。

咋说呢,眼下不比今后,放在后世,商铺房东那是多少人羡慕的身份。

碰见恶劣的,还能冲着人家做买卖的人指手画脚一番。

可是眼下这个年月不太一样。

即便是国家已经在政策上允许商铺购买、出租,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

如果只是简单的收租,即便张红旗和赵铁柱不在沈阳,李秀芝带着虎妞和苗子也能把这活干的妥妥当当。

之前这些铺面是刘浩在打理,租下铺面的人也都是冲着刘浩的名声。

毕竟是1980年,不光出租的人,花钱租下铺面的人心里也不踏实。

眼下刘浩要去京城了,这么档的事儿就得找人出来充当门面了。

最后刘浩把他三姐给抬了出来,和那些租铺面的一块儿吃了顿饭,相互认识了一下,这才把这档子事儿已经交代清楚了。

而且刘浩他三姐,和今后常驻在沈阳的李秀芝、虎妞苗子她们打交道也方便。

这时候就能看出来了,不单单是在李秀芝她们眼中,就连刘浩都认为,别看张红旗和赵铁柱又是买院子,又是买彩电的,还把家里人都接到了沈阳,摆出一副安稳过日子的样子。

实际上这俩人都不可能一直待在沈阳。

张红旗和赵红铁柱也没有瞒着自己的想法。

别说哥俩已经发财的话,张红旗哪怕没见识过,也听说过。

将来信息获得的容易程度和发达程度,都超乎这年月普通人的想象。

那些金条确实能够换好多好的钱,整个清泉县首富的名头,真就跟玩儿一样。

可是抛去财不露白的老话不提,就凭那些金条张红旗和赵铁柱小哥俩加一块那身价真就能当清泉县的首富吗?

不一定。

好多后世的资本大鳄,人家在眼巴前儿就已经积累了恐怖的财富。

只不过不显山不漏水罢了。

等到今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财富故事的时候,提起来这段年代久远的往事,总能够引发一阵阵的惊叹。

听故事的普通人总会感慨,怪不得人家能成大鳄呢,原来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风生水起了!

更何况,张红旗和赵铁柱手里的那些金条也不能可着劲儿的兑换吧?

清泉县和靠山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