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首页

第522章 我可不是什么好人

才是哥俩的根,哪怕是拥有后世思维的张红旗都觉得,老家的根不能断。

况且张红旗和林彩英一早就做好了规划。

但凡一切顺利,是要带领着乡亲们一块过上富裕的好日子的。

就在刘浩动身前往京城的前几天,一共发生了两件事。

一件是郑宏结束了长达几个月的任务,今后那座鬼子基地的任何处理项目都和他无关。

本来郑宏也只是负责协助工作,要不是他政治素养过硬,负责整个事件的领导也不会允许他留那么长时间。

郑宏算是所有协助人员中最后一个撤离的,剩下的都是现役的战士们。

李秀秀和郑宏知道刘浩要去京城的事儿,两口子自然要赶在刘浩走之前过来探望一番,也算是送行了。

尤其是刘浩去京城的方式,这么一个旁人眼中不着调的家伙,竟然能够写电影剧本,还能够被北影厂看上,电话打到单位,请他去京城改剧本。

咋说呢,就是再有艰难险阻,李秀秀和郑宏都得过来看个稀奇!

第二件事则是王老师果真不出刘浩预料,出事儿了。

办理各种手续倒是其次,无非多跑两趟,多花点时间,甚至出现过为了看看能写出电影的人究竟长什么模样,专门小小为难一下的情况。

这些实际都不算什么,换成刘浩,绝壁是上好扩宽人脉,结交豪杰的机会。

而对于王老师,最多也就是浪费了这些结交其他人的机会罢了。

真正出问题的地方在于,王老师太不知道低调了,当然他那个情况想低调也低调不了。

多少人想把他当榜样宣传呢。

于是王老师写出北影厂看上的剧本,要去京城改剧本的消息就在系统内部传开了。

顺带的,北影厂提供宿舍每一天补助两块钱的事儿,也不胫而走。

这么一来各种举报信,就全飞到了文化馆以及他们系统领导的办公桌上……

还是那句话,越是文化人多的单位举报信就越多。

某些习惯并不会随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彻底消亡,更何况举报信这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眼下这个年代的习惯是,但凡有写举报信的,都必须要给人家一个说法的。

王老师彻底慌了。

他属实也没想到,自己努力半辈子,盼望了半辈子的机会就在眼前,甚至明明已经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了,偏偏会吸引来这么多人的诋毁!

“这要咋整?刘浩,那个王先农的事情不会牵扯到你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