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首页

第523章 他生活作风有问题

这年头写举报信的人,那都不是奔着举报信本应有的意义所在去。

尤其是文化人扎堆的地方,举报信更是常见。

真不是诋毁文化人,哪个群体也不缺害群之马。

只不过其他类型的群体,在整人和污蔑人的手段当中,第一时间并不会选择写举报信这种方式罢了。

总不能说工厂里边年轻的小伙子们发生冲突容易挥挥拳头,就说所有的工人阶级都喜欢打架斗殴吧?

说白了大家的刻板印象,全都是害群之马造成的。

文化馆乃是整个系统,之前也不缺乏举报信,以后也更不会缺。

看同事不顺眼,看领导不顺眼,看同事的领导不顺眼,都有可能是这些害群之马写举报信的导火索和理由。

正经来说,王老师平时为人木讷寡言,又老实本分,在单位里属于小透明的一类。

不是和他在工作当中搭档往来的人,真就不一定知道自己单位还有这么一号。

这一次被举报信集火,各种因素都不缺。

如果王老师的手续办的能够快一些,如果在办手续的过程当中没有那么多沟沟坎坎,如果在别人询问的时候装傻充愣……说不定还真就没有这一档的事儿。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王老师办完手续去了京城,住在北影厂提供的宿舍里,每天领着两块钱的补贴,然后他所在单位领导的办公桌才被举报信堆满!

真到了那个时候,举报也没用了,毕竟人家王老师原本也没啥问题。

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王老师手续还没办完,就被四面八方飞舞过来的举报信淹没了。

说实话,别管是领导还是同事,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

王老师被这么多举报信举报,不是说他本人真就有举报信中反映的那些问题,而是他被一批人眼红了。

虽然知道是一场闹剧,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

文化馆特意开了一场职工大会,专门讨论王老师是否存在那些举报信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这就是存在于制度上的无奈了,本来是用于保证普通职工和平头老百姓利益的东西,现在却成了某些臭狗屎无往不利的手段!

这玩意儿咋说呢,不是有句话吗,冤枉你的人永远比你更知道你有多冤枉。

这些写举报信的家伙,倒也不是真想把王老师怎么样,当然如果真的能够把他怎么样,那些躲在阴暗角落的家伙会更高兴。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搅和黄王老师去北影厂改剧本的事情。

甚至更进一步,在这些人的揣摩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